加入收藏 | 設為首頁 | 關於我們 | 聯絡我們 | RSS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佛教史略 > 南傳佛教

第一章 古代的緬甸佛教

時間:2009-08-09 19:08:41  來源:中國佛網  作者:淨海法師 點擊:
 

第一章  古代的緬甸佛教

  第一節 國土與民族

  緬甸(Burma)東北與中國雲南、西康接壤,西部與印度、巴基斯坦為鄰,東部與泰、寮分界,南臨孟加拉灣。位於中印半島西部,東經92∼101度,北緯10∼28度。面積為676,581平方千米,1996年人口統計44,740,000人。  
  緬甸國名的來源,據語言學者及歷史學者考證,巴利語稱“摩羅摩”(M(a)ramma),是從梵語“梵摩”(Brahma,意為“梵天”)轉變來的,B變成m,h變成m,元音也受到了影響起一變化。西人稱緬甸為Burma、Barma、Birma,都是從Brahma轉變來。中國人稱呼“緬甸”,與梵語Brahma-desa及巴利語Mramma-desa(意即為“梵天的國土”)很有關系,因為Mramma-desa這個字在緬人詩歌中,發音變成Myantaing,與中國人發“緬甸”的音相近。中文的“緬”音為Mien,是Miamma的轉化,可以對音。有時中國人單稱為“緬”(Mramma),而省去“甸”(desa)字。(立花俊道:《南方圈的宗教》中《緬甸佛教》篇,第107頁。)
  在緬甸南方,有一古國,巴利語名稱“羅摩那提沙”(Ramannadesa),在薩爾溫江及西場河(Sittang R.)流域之間,後來國土擴張至下緬甸(Lower Burma,指緬甸南方)全部。在斯裡蘭卡歷史上,也記載為“羅摩那提沙”,是佛教傳入緬甸最初發祥的地方。(巴利語原著:“Kalyanisama”(莊嚴結果),為公元14746年緬甸孟族國王達磨悉提(Dhammazeti)著,六十余頁,以敘述緬甸南方孟族教史佛教史及佛教改革為主,為緬甸早期珍貴的佛教史。現已譯成英文、泰文等。)
  東南亞古代歷史,以緬甸史最為貧乏,在公元1044年以前,記載都暖昧不明。據學者研究,緬甸在三千年前,就已經開始有社會組織,但由於年代久遠,缺乏文獻證明,古代面貌究竟如何,不易作肯定的論斷。
  緬甸自古有很多民族移入居住,最早到緬甸的是孟族(Mons),在緬甸被稱為得楞族(Talaing)(孟族人早期吸收了印度文化,主要是淵源於東海岸的Talingana,所以孟族又被稱為得楞族(Talaing)。)在語言系統上屬於吉蔑(MonKhmer)語族,他們早期居住在湄公河流域,後經由泰國湄南河流域散布到下緬甸沿海一帶,初以直通(Thaton)為中心,公元六世紀,轉移至庇古(Pegu)。因為較早吸收了印度文化與宗教等,所以比上緬甸(緬甸北方)文明,也是緬甸最先印度化的人民。不久,孟族人常受到北鄰上緬甸而來的緬族人壓迫。緬族(Burman)人的南下,後來終形成緬甸主要的民族。緬族屬於藏藏緬語族,第一批南下的藏緬族人是驃族(Pyus),他們繼承了孟族所受的印度文化的影響。其後,有克倫族(Karans)、撣族(Shans)等移入。這些民族,在古代緬甸境內,都稱後交替建立過國家。
  緬甸全國人口中,緬族是人數最多的民族,占全人口的65%,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中、下游一帶,即所謂緬甸本部。其次是得楞族8%,撣族7%,再次是孟族、欽族(Shnis)等少數民族。華僑約有三十多萬人。
  第二節  文化與宗教  東南亞古代各國,都沒有自己的文化,但因處於中、印兩大文化古邦之間,為水陸交通的經道,受到兩大文化的交流激蕩、從吸收融和而產生出自己的文化。古時中、印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,,中國多在政治方面,采取懷柔作用,只求土著輸誠職貢,而商民又在經濟貿易,很少干涉或操縱各國內政。印度則相反,雖不能派軍南下海陸遠征,但以文化與宗教為進發,更能深入普及各地,隨後而產生政治上的勢力。印度文化輸入東南亞,比中國更早,以宗教影響最大,其他如文字、藝術、建築等,也同時輸入。所以,古代東南亞各國,都受到印度文化和宗教的支配,甚至有些國家的王系,亦出於印度婆羅門。(Brian Harrison:South-East Asia A Short History,第32-40頁。)
  印度文化進入東南畫面,最早由於印人移殖。在公元前印人就與東南亞接觸交往,建立了商業聯系,在公元前二世紀完成的《羅摩耶那》(Ruvarnadvipa)史詩中,就記載有“金銀島”(指爪哇島 Yavadvipa)及“金地”(Suvarnadvipa)。公元以後,印度人更大規模移殖東南亞,主要原因,一是從事商業,一是宣揚宗教。印度人最初向東南亞移民的路線,是從印度東海岸的阿摩羅跋底(Amaravati)商口啟程,依靠西南季候風,沿海岸東航,抵達緬甸的薩爾溫江三角洲,以及沿岸的馬塔班(Martaban)、直通、庇古等地。也有越過緬甸三塔徑(Three Pagodsa Pass),進入泰國湄南河平原。以了公元二世紀,移民舫海的經驗更豐富了,放棄繞道沿岸東航的路線,而作深海航行,可航至蘇門答腊、爪哇,或繼續航行至半島的在拉地峽(Isthmus of Kra)。(崔貴強:《東南亞史》,第12-14頁。)
  依緬甸歷史記載,在公元前850年,曾建立一個“德貢”(Tagaung)王朝,經四百年滅亡,但這種記述是不足信的。
  在斯裡蘭卡《島史》(Dipavamsa)中,記有阿育王在位是(公元前272-232年)曾派遣須那(Sona)及郁多羅(Uttara)二位長老往金地(Suvannabumi)宣揚佛教。
  中國史籍記載,公元97年,東漢時上緬甸有“撣國”建立,建王雍由調遣使至中國朝貢,獻樂及幻人。公元三世紀,有“林陽”國,據考在今之緬甸卑謬(Prome或譯勃朗)或中部某地;也有學者認為是泰國的邦德(Pong Tuk),是一印度化佛教王國。(許雲樵:《南洋史》上冊,第92頁及216頁。)公元三、四世紀方有驃(亦作剽、縹Pyu)國,都城位於卑謬,統治者為印度人或印度人血統,信仰佛教,用南印度文。(見本章第三節。)
  關於緬甸古代原始的宗教,是對自然現像的崇拜,即萬有神論,粗靈信仰(Animism),如對動物、植物,以及大地、空風、雨、山川等,都以為各在所司的神,而以祭拜。其中以“天帝”(Thagyamin)為宇宙間的主宰。但緬人原始信仰流傳下來的,是兩個威力很大的神祗,他們住在波巴山(Popa Hill)上,名叫摩訶祗利(Mahagiri,大山岳),是一對兄妹。傳說兄妹二人,因受了國王的謀害,獲天帝的憐憫,成為山岳神。他們起先對僮作瘋狂的報復,由於人們非常畏懼,就在波巴山上塑造他們的神像祭奉,兄妹改變了對人間的印像,以後就造福人世,而受人祭拜。古時緬王和人民,每年都要舉行大祭拜一次。現在緬甸民間,還有些人到庇古北邊一座海拔1500米的死火山朝拜。(1.立花俊道:《南方圈的宗教》中《緬甸佛教》篇,第99頁。2.馮汝陵:《緬甸史話》,第15-17頁。)
  傳入緬甸的宗教,最早的是婆羅門教。約在二千年前,印人就出發至東南亞各地從事商業,因印人多信仰婆門教,甚至有婆羅門傳教師同行,商業所到之處,印度文化和婆羅門教信徒就被帶進。在佛教未傳入緬甸盛行之前,緬人主要的宗教信徒是婆羅門徒。古代緬人信仰婆羅門教,很少發現祭拜破壞神濕婆(Siva)的,而有很多保護神毗濕奴(Visnu)神像的存在。
  公元七世紀末,伊斯蘭教勢力伸展至埃及、敘利亞、波斯,而後向東推進,至印度的西北部,建立印度史上的德裡王朝,之後又創立了強大的蒙兀帝國。伊斯蘭教勢力繼續沿海岸南下,抵達印度河口胡茶辣(Gujeret),胡茶辣的伊斯蘭教商人,聯絡波斯人和阿拉伯人,控制了阿拉伯海貿易權,到公元十三世紀,他們從海道把伊斯蘭教的文化,陸續帶到東南嚴傳播。緬甸西部,歷與伊斯蘭教國家孟加拉國接壤,以及由海道而來的伊斯蘭教商人的影響,接受了伊斯蘭教的信仰。緬甸西部阿拉干(Arakan)地方,本來流行佛教,但由於公元1430年,阿拉干王那羅彌迦羅(Narameihkla)從印度流亡返國時,曾帶有伊斯蘭軍,因此也傳入了伊斯蘭教。後來國王雖大多還信仰佛教,但對伊斯蘭教的信仰非常尊重。
  公元十五世紀中葉後,歐洲人不斷地向東南亞發展,葡萄牙、荷蘭、西班牙、法國、英國等的天主教傳教士,隨著政治的勢力,也抵達了東南亞地區傳教。公元1824年以後,英國的勢力侵入緬甸,經過三次英頃戰爭,到1885年11月28日,緬甸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,劃歸為印度的一省(當時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)。因此,西方天主教也傳入緬甸。
  第三節  早期的佛教
  緬甸早期的佛教,由於歷史記載缺乏,很難考訂明確,亦如其他東南嚴各國早期佛教史一樣。歷史學者的意見也有不同,有說佛教從印度北方傳入,有說從印度東海岸傳入,有說從斯裡蘭卡傳入,也有說從中國傳人,或柬埔寨傳入。這些說法,各式各有理由,所以不能肯定緬甸早期佛教從哪一個國家傳入。(Sir Charles Eliot:Hinduism and Buddhism,vol.Ⅲ,第49頁。)
  緬甸西部連接印度,印度古代的高級文化,輸入東南亞各國,產生了很大的影響。公元前二世紀,印度商人和傳教僧侶沿孟加拉灣東行至東南亞,下緬甸是他們最初抵達的寺方,這是必然之快捷方式。印人從水陸兩路移居緬甸,同時帶進他們自己的文化和宗教,他們仍保持自己的生活習慣,而成為特殊階級。下緬甸的孟族人,受印度文化的影響,成為最先印度化的人民。(1.同上,第50頁。2.Brian Harrison:South-East Asia A Short History,第36頁。)關於宗教,婆羅門教最先傳入緬甸,稍後佛教也經由印度奧立沙境和孟加拉傳入。
  斯裡蘭卡《島史》記載,阿育王時曾派遣須那和郁多羅兩位長老至“金地”傳教。現在還未考定在東南亞何地。歷史學者多數認為是在下緬甸,特指直通。為古代孟族人建立的國家。公元1476年,緬甸孟族國王達磨悉提(Dhammnaxeti)在一篇巴利名著《莊嚴結果》中,記載直通古國名為“羅摩耶那提沙”(Ramannadesa),後來簡稱為“羅摩”(Raman),都城在“善法城”(Sudhmma-puri)。又有學者考據,認為金地是在泰國的佛統(Nagara Pa tthama譯為最初城),出土文物也比直通更古。也有人主張,金地只是古時東南亞一個較大的範圍,就是中印半島,從緬甸起而至地只是古時東南亞一個較大的範圍,就是中印半島,從緬甸起而至越南為止。斯裡蘭卡的《島史》編成在公元五世紀,搜集的資料,多數可信。阿育王時,派遺傳教師至各地(分九路)宣揚佛法,從佛教弘揚流傳上,也可獲得證實。
  《莊嚴結果》中記載,當須那與郁多羅二位長老至金地時,在海洋中有一可怕的鬼怪,常常上岸吞噬嬰兒,二位長老大顯神通驅逐鬼怪,獲得了國王和人民的敬信,最初為說四聖諦法,約六十人皈依。這種記述,當然不能完全采信。又記載說,佛教傳人孟國(金地),經過長久時間,興盛不衰。後來由於海盜、疾病流行和鄰敵侵入,孟族人建立的國和孟族人的佛教才衰微。直到公元十一世經,緬甸蒲甘(Pagan)王朝建立,佛教才重興起來。(達磨悉提:巴利《莊嚴結界》,第2-4頁。)
  孟族人受了印度文化和宗教的熏陶,他們學習文字書寫,而且將南印度的字體,應用到本地的澳亞語系(AustroAsiatic Language)上。現代發現孟文最早的碑石,是公元11世紀末及12世紀初,差不多與爪哇及占婆兩地發現的相同,字體從南印度的伽蘭他文(Grantha)衍化而來。(outh-East Aast A Short History,第37頁。)
  佛教傳入緬甸,從出土的重要文獻來看,最初可能是上座部。因為在卑謬(Prome)附近,發現一些薄金片上的刻文,都是記述上座部佛教的,為南印度巴利文字體。(Hinduism and Buddhism,vol.Ⅲ.第51頁。)考古學家在帽查(Hmawxa)近處,曾發現一塊古金色雕板,上面鐫刻巴利文佛經。費琅(Finot)教授認為上面的字體,與公元五世紀時南印度的迦坦婆(Kadamba)字體相似,推測時間不會遲過公元六、七世紀(崔貴強:《東南亞史》,第81頁。)《島史》及孟族文獻的記載,緬甸在公元五、六世紀已經傳入了上座部佛教,值得注的一事,多羅那塔(Taranatha)也曾提到,在拘胝(Koti)國境,包括蒲甘及庇古,沒有弘傳大乘,甚至到世親論師時代。後來大乘佛教及密宗也慢慢傳入緬甸,公元十世紀後,密宗阿胝沙曾往金地留學,被認為是在下緬甸。(1.Hinduism and Buddhism,vol.Ⅲ.第51頁。2.泰文《東南亞佛教史》。)
  依緬人的說法,在佛陀初成正覺後,最初拜見佛遼的兩個商人多婆富沙及婆利迦兄弟,是從郁迦羅(Ukkala)出發的。郁迦羅在印度奧立沙境,而緬人說是在緬甸。二人由印度回國,並帶有佛所賜的頭發八根,抵達仰光後,建造了瑞德宮佛塔(Shwedagon)供奉佛發。(同上。)緬人又強調說,往斯裡蘭卡注釋三藏的覺音論師,也是緬甸直通人,後來從斯裡蘭卡回到自己的國家,不是回印度。但據印度和斯裡蘭卡學者說。覺音是印度近佛陀伽耶人,或北印度婆羅門族,在斯國完成注釋三藏後,返回故鄉,朝禮佛陀成正覺聖地。(2500 Years of Buddhism,第211-217而,印度政府編印。)
  從我國史籍記載來看,前面說的驃國,約在公元三、四世紀建立(但緬人說是在佛歷一世紀),國都在卑謬,此即玄奘《西域記》卷十所說:“三摩呾吒(Samatara東印度古國,近恆河口)從此東北大甸全國。義淨《南海寄歸內法傳》卷一,也曾提及此國說:“蜀州西南行可一月余,便達斯嶺。次此南畔通近海涯,有室利察咀羅國。”(1.《大唐西域記》,卷10,《大正藏》第51卷,第927-928頁。2.《南海寄歸內法傳》,卷1,《大正藏》第54卷,第204頁。3.馮承鈞:《中國南洋交通史》,40頁:“此室外利察咀羅車,即《唐書》中之驃國,驃即是從前稱霸Prome之Pyu族。”)我國正史上稱為“驃國”。
  驃國是驃族人(Pyus)建立,屬藏緬族系中的一去。據考驃族南移至緬甸,是住在孟人的北鄰,後來勢力強大,開始南下至伊洛瓦底灑下游三角洲。但驃族人於驃國滅亡後,種族即不復存在,而為他族所同化,也有人認為即緬族的前身。
  《唐書》卷一九七《驃國傳》說:“在永昌故郡西南二千余裡去上都(長安)一萬四千裡;其國境東西三千裡,南北三千五百裡,東鄰真腊國,西接東天竺國,南盡溟海,北通南詔些樂城界,東北距陽苴咩城(南詔都所,今大理)六千八百裡。”驃國至唐代更加強盛。《新唐書》二二二卷下《驃國傳》記:“其屬國十八……凡鎮城九……凡部落二百九十八,以名見者三十二……。”又續記風俗與宗教說:“……青甓為圓城,周百六十裡,有十二門,四隅作浮圖……俗惡殺,拜以手抱臂稽顙為恭。明天文。喜佛法,有百寺,琉璃甓,錯以金銀丹彩,紫(左钅右廣)塗地,覆以棉罽。王居亦如此。民七歲祝發止寺,至二十,有不達其法,復為民。”從此段文,可了解驃族的佛教非常盛行。
  公元832年,南詔破其城,掠驃民三千,徒之拓東(昆明)。858年,驃民呈獻金佛一尊,報南詔庇護之恩。可見這時驃國才衰亡,驃族人也漸消失,此後便沒有驃國記載了。
  從出土文物及學者考證,驃族人很早就與印度接觸,統治階層人似乎是印度人,或與印度人有血統關系,是一個印度化強在的國家。在卑謬故址發現最早的碑刻,年代約在公元500年頃,包括一破碎的石刻,其中引用到巴利文三藏經文。除此,在故址還發現雕刻品,以及銅器上的藝術,表示受到印度芨多王朝的影響。七世紀時,中國高僧往印度求法,亦稱卑謬為小乘佛教的中心。
  古代緬甸大乘佛教的傳入,究竟經何路線?何時傳進?現在還無法斷定。由北印或南印,經陸路或海道?從中國或西藏?似乎都有點關系。緬甸與中國西南接壤,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,且古時中國西南方南詔人民教信仰佛教,但現在發現有梵語碑文,裡面還有密教成份,頗難解釋。或認為直接從印度或西藏北境傳入,即由印度商人向緬甸移居大乘佛教僧徒的南渡;又緬人本來出自藏緬系,與西藏有親緣關系,交通也很頻繁,宗教自然也帶進緬甸。前面曾說阿胝沙至金地求學,以及有人記須般陀(Subandha)以後,才由他的弟子引進大乘佛教至緬甸。
  在卑謬的故址,發現有粘土制的梵語祈願碑,偈文為“Yedharma hetuprabhava……”,即“諸法從緣起……”,此碑字體是公元十一、二世紀時孟加拉比哈爾(Bihar)地方的文字,也有人認為是緬人往印度佛陀伽耶禮拜跡時帶時的。在緬甸蒲甘博物館保存的佛像中,有小形的觀世音菩薩青銅立像,右手結施無畏印,左手持久蓮花,在此觀世音菩薩像的頂上,有阿彌陀結跏趺坐像,兩手置於雙足上重疊。另有一佛兩邊侍立二菩薩,又有一菩薩兩邊侍立其他二菩薩。又一尊佛像,旁邊侍立觀音菩薩及多羅(Tala)菩薩,這是西藏系大乘佛教,比北印系大乘佛教稍後。在蒲甘東北二、三裡有一村名“彌難他”(Minnanthu),有“波耶都朱寺”(Paya thonzu)及“難陀摩若寺”(Nandamanna),二寺中的壁畫,畫有男神鑠乞底(Sakta)擁抱女神的姿勢,這或是與密教有關系的。
  在緬甸溫蒂(Twante)南方五哩的地方,有一坎貝村(Kambe),近村有一寺名“須丹辟寺”(Sudaungpyi)。此寺有一尊石刻佛像,右手結無畏印,左手作施與印;其旁侍立二菩薩,同立蓮華之上,左手同持盛開的蓮華,右手作施與印。這種一佛二菩薩同為一體的聖像,還不能斷定是否為燃燈佛、觀世音菩薩、文殊菩薩;或中央是釋尊,兩側是觀世音、彌勒。在其他故址,不發掘出許多青銅小佛像,其中有一黃金薄片上,雕制六臂觀音坐像,高7.3釐米,是公元10或11世紀的作品。總之,這些可確證為大乘佛教佛菩薩像,巴利語系佛教是沒有這種聖像的。(1.立花俊道:《南方圈的宗教》中《緬甸佛教》篇,第97-98頁。2.高田修:《印度南海的佛教美術》,第174頁。)
  從歷史記載,知道在公元1044年以前,緬甸委早已有一種在乘阿利僧派的存在。
  阿利(Ari)一語,據語言學者考證,是從梵語“雅利安”(Arya,聖賢、尊貴的意思)轉成,這是因緬人發音變化的關系。阿利僧派是出於何種宗派?何時傳入緬甸境內?不易作明確的判斷。仍緬甸高僧般若薩彌(Pannasami)所著巴利語《教史》(Sasana vamsa,文末著者說書成於公元1861年)卷六所記,稱阿利僧為“偽僧”(Samana-Kuttaka),自三藐提王(Sammatiraja)時傳入起,至阿奴律陀王(Anuruddha)在位(公元1044∼1077)止。《教史》所記三藐提王,似乎是緬甸古代立國的第一位國王。緬甸古代史資料缺乏,所記不可確實,但可確定的,在阿奴律陀王以前,阿利僧在蒲甘一帶,成為一個很有勢力的教派,中心地是在沙摩底(Samati),人數約萬人,弟子六萬人。
  前節敘述緬甸人在波巴山每年的大祭拜,與阿利僧與有很大的關系。即每年一次大規模犧牲的祭拜,上至國王、下至人民,都登上波巴靈山參加,具備酒肉,由阿利僧作祭司,祭完,即舉行大饗宴,飲酒啖肉。職權利僧在寺院中,著衣近似西藏喇嘛僧,為藍色法服,頭發留一寸許,過著非常放逸而無慚愧的生活。他們認為人造了任何深重的罪惡,甚至五逆殺害父母,只要念誦《救護咒》(Paritta),就可解除,不受因果報應。教徒男女結婚,必須先獻身於阿利僧派的男女尊長教師,如違犯這種教規,會受到嚴厲的懲罰。(元周達觀《真腊風土記》中說:“富室之女,自七歲至九歲,至貧之家,則於十一歲,必命僧道,去其童身,名曰陣毯。”又在泰國北部早期,清來、清盛等地,與緬甸鄰界,有伊柯族(Iko),男女到十三至十六歲,須先獻一種宗教巫師,巫師分有男女,為族人所敬仰,去其童身,跟巫師學習夫妻生活之法,然後男女考舉行結婚。據學者研究,東南亞古時有些地區,這種風俗很流行。)
  蒲甘“難陀摩若寺”的碑銘記載說,信眾對阿利僧必須早晚兩次供養養米飯、牛肉、蒟醬及酒一瓶。緬人的著作《阿利僧利生記》(Ari-atthuppatti)中說,阿利僧原始野蠻,帶有崇拜龍蛇的部分。又說阿利僧分二派,一派稱“森林住者”,一派稱“聚落住者”,後者更具勢力。
  阿利僧派,顯明是與上座部佛教不同的,他們源出於何種教派,不易斷定。公元七、八世紀,印度後期的大乘密教,即所謂左道密教大樂思想的說法,結合了印度教的性力派(Sakta),主張露骨的肉欲主義,通過連結最高的真理,把不淨的事物也當為是神聖的行事。阿利僧看來似未與此大乘密教的傳教師,但阿利僧這種作法,多少太過極端。法人費琅認為是濕婆教的傳教師。美國佛拉德(J.B.Fradd?)認為是混合的大乘佛教,屬於墮落的喇嘛密教。霍爾在他的名著《東南亞史》中,認為是大乘密教,結合其他放縱性欲的儀式。(1.般若薩彌:《教史》,卷6。此書共十券,為巴利語佛教史名著,《頃甸佛教史》是第六卷,約占全書一半篇幅。2.D.G.E.霍爾:《東南亞史》(中譯),第188頁。3.立花俊道:《南方圈的宗教》中《緬甸佛教》,第98-100頁。4.五十嵐智昭譯:《頃甸史》(Outline of Burmese History,G.E.Harvey著),第20-21頁。)緬甸早期佛教各派及阿利僧的滅亡,是在蒲甘王朝的初期。蒲甘王朝提倡佛教革新,尊迎上座部。

來頂一下
近回首頁
返回首頁
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用戶名: 密碼:
驗證碼:  
推薦資訊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普陀精舍
普陀精舍
相關文章
欄目更新
欄目熱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