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設為首頁 | 關於我們 | 聯絡我們 | RSS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佛教史略 > 南傳佛教

第三章 緬甸撣族統治時期的佛教

時間:2009-08-11 10:14:29  來源:中國佛網  作者:淨海法師 點擊:

第三章  緬甸撣族統治時期的佛教
  第一節 北方阿瓦王朝的佛教
  (公元1287∼1555年)
  蒲甘王朝後期衰亡時,北方撣族人(撣族與泰族原先住在中國南方境內,稱擺夷或哀牢。在九百年前,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不斷向南遷移,抵達泰國湄南河流域的稱“暹”(Siam),後稱“泰”(Thai);抵達緬甸薩爾溫江流域的稱“撣”(Shan);亦有部分抵達老(寮)、越的。)的勢力已漸抬頭。蒙古元軍雖然掃滅了蒲甘王國,但遂即撤出,並沒有計劃統治緬甸。這樣就給撣族人很好的機會,勢力得以南下,日漸擴大領土。但是撣族內部,經常也互相傾軋,一有機會都想起來割據稱雄,其中以北方的阿瓦與南方的庇古兩大勢力最強,長期爭霸。在南北雙方又有許多小邦,互相敵視,鬧得全國長期戰爭不息,各地人民流離失所,災難不盡,很少有和平安定的時期。這樣的情形,前後經過約二百五十年之久,緬甸歷史上稱這個時期為“撣族統治時期”,也有稱為“緬甸戰國時代。”
  在緬甸撣族人統治時期中,北方的阿瓦南方的庇古,佛教都還受到相當的重視及發揚。本節先敘述北方阿瓦的佛教。
  公元1257年後,蒲甘王朝衰微下來,撣族人在北方慢慢興起,先以邦芽(Pinya)及實皆(Sagaing)兩地為根據地,中期又定都阿瓦。這三個地方,成為北方佛教的中心,約經過二百五十年。
  公元1312年,撣族初建都於邦芽,上座部僧人很少,反而阿利教僧人很多。後者是過去阿奴律陀王時代被驅逐及逃難到這裡的,為阿利僧人的後裔。這時他們的生活方式已如同俗人一樣,受大臣及主人雇用。
  後來,有上座部比丘小阿羅漢及天眼來到,佛教才發展起來,國王每天請天眼比丘到王宮供養。1324年(《教史》記載為“小歷”684年,即公元1322年;但D.E.F.Hall:A of South East Asia,書後“緬甸帝王年表”為公元1324年。),王子烏阇那(Ujana或Uzana)即位,建了七十七座佛寺,於公元1340完成,供養來自蒲甘的職權羅漢派及阿難陀派的比丘住。後來兩派僧團持續發展,比丘增至數千位,戒行清淨。
  不久,有些比丘無慚無愧,戒行不淨。起因是由於國王供養比丘們田園,由僧人自己管理,收益作為維持佛寺及弘法的費用,後來僧團為了互爭利益。使用僧團不能請淨。後來因為見解要異,有部分比丘離開邦芽。住在山林的,稱為“阿蘭若住者”;住在村落的,稱為“村落住者”;原有田園收益的僧人,稱為“國僧”。僧團分裂成三派。
  1350年,屍訶須羅王(Sihasura)時,有一位大臣車都朗伽毗羅(Caturangabala),深通巴利文法及一切經論,著有《名義訂》(Abhidhanappa dipika)。屍訶須羅王建了一座大寺,供養持戒清淨的比丘。不久,一位村落的高僧來此佛寺居住。這位高僧名干多迦乞波(Kant akakhipa),幼時父親要他寄住在佛寺裡讀書,但他不願意,父親便棄他在寺而離去。因此,他就只好在佛寺當沙彌。二十歲受比丘戒後,往蒲甘等地游學,因為他天資聰慧,頗受老師賞識,願意教他。後來當他回到邦芽,聽到國王供養佛寺,他即前往爭取。國王命很多學者向他問難,他都能解答如流。他曾著《聲韻精義》(Saddasarattha-jalini)。他在邦芽時期,有老年比丘一千人修習禪觀,也有無數的青年僧研讀三藏經論。一位大勝(Mahavijitavi)比丘著《迦旃延文法注》,正法師(Saddhammaguru)著《聲形論》(Saddavutti),其他比丘也有著述。
  1364年,實皆王系的達多明波耶(Thado-minbya)得機崛起,消滅了邦芽王系的勢力,另建都於阿瓦城。此後五百年間,緬甸歷代王朝,都以阿瓦為首都。這位國王信阿利教,年輕時就病死。
  1383年,有人發現一座古塔傾塌在河流中,便用一只像潛下水去,得到一個金盒子,裡面盛有五粒佛舍利,就拿去送給一位高僧,高僧轉獻給國王明吉斯伐修寄(Minkyiswasawke,1368∼1401),國王命令建塔供奉。國王同時另建一寺,供養一位僧伽羅派的高僧差摩遮羅(Khemacara),他們當時阿瓦的僧領及國師,也是國王幼時的老師。
  1406年,南方庇古強盛,國王舉兵來攻阿瓦。阿瓦國王召集群臣及多位比丘,商討御敵方法,能以不戰而退敵為上策。這時有一位三十一歲的邦芽比丘,已受具足戒十一年,受過很好的僧團教育,持戒清淨,屬阿羅漢僧派的比丘,他主張和平談判,不與庇古戰爭。於是這位青年比丘就寫了一封非常友善的書信,送至庇古國王,請求給他機會能賜予見面。庇古王准許他相見,他就向庇古王講說佛法,以佛陀戒殺的聖語開導,終使庇古王退兵。(1.《般若薩彌:《教史》第6章。2.山本達郎編:《東南亞細亞的宗教與政治》,第147頁。3.五十嵐智照譯:《緬甸史》,第81頁。)
  公元1429年,有兩位斯裡蘭卡比丘,室利薩達楞枷羅(Sirisaddhammalankara)及信哈羅摩訶薩彌(Sihamahasami),帶著佛舍利五粒,至緬甸弘揚佛法,但是庇古國王不讓他們居留,而送至阇耶(Jaiya)地方。阿瓦國王知道後,就派了四十只船,親迎他們郅可瓦弘法。次年,阿瓦國王建阿尼劫賓陀塔(Anekibhinda)供奉佛舍利,又建烏摩伽寺(Ummaga)供養這兩位斯裡蘭卡的比丘。這兩位比丘與緬甸三派僧團相處很和睦,攜手合作佛教事業。他們又教誡北子,要住在山林佛寺,禁止住在國王供養的佛寺。這兩位對瓦佛教建立僧制及佛法教育,有很大貢獻。
  那羅波提王時(Narapati,公元1443∼1469),一位蒲甘車波多系的高僧雅利安溫薩(Ariyavam sa)到達阿瓦。他曾從老師離多(Retan)學習,精通三藏,著有巴利文《阿毗達磨義論》的注釋《摩尼寶筐》(Manisaramanjusa),《義卓越論》的注釋《摩尼燈》(Man! idipa);又著《聖典資具》(Gantha-bhara n a),《本生淨化》(Jatakavisodhana);更著緬文(Atthayojana-anutika)及《大出離》(Mahanissara),是為緬文佛教研究書之始。(般若薩彌:《教史》第6章。)
  1482年,戒種(Si)lavamsa)著《善慧論》(sumedhakatha),然後離開邦芽到阿瓦,當時他只有三十歲(1453年)。他曾譯《導論》及《所趣處因緣》(Parayanavuthu)為緬文。另一位與他齊名的青年比丘羅他沙羅(Ratthasara,1468生),將《盤達龍本生》(Bhuridatjataka)、《像護本生》(Hatthipalajataka)、《防護童子本生》(Samvarajataka)等,編為詩詞。
  1498年後,有一位帝沙那他阇(Tisa-sanadhaja)比丘,從妙法稱受學。另有一位大善勝(Mahasadhujana)比丘從蒲甘來到阿瓦,原計劃教學比丘經論,但當他聽了妙法稱(Saddhammakitti)為學僧講解經論後,就自願請求為學僧。雖然他的戒齡高過妙法稱,但仍請求妙法稱收他為學僧。後來妙法稱對他也非常尊敬。他們兩人對阿瓦佛法的弘揚,貢獻很大。
  公元1540年,緬甸阿瓦的佛教,發生空前的教難,受到極大破壞。當時阿瓦王朝有名的暴君思洪發(Thohanbwa,公元1527∼1543)見阿瓦城很多比丘到處游化,擁有極多信徒,勢力很大,又認為“緬族人各地的佛塔,與佛法無關,不過是一般帝王藏寶之所”,因此下令各地,佛塔一律拆毀。命令發布後,立刻遭到僧人與民間的強烈反對,難予執行。思洪發覺得僧人擁有很多信徒,有計劃叛亂的嫌疑,應該要清除消滅。於是他命令在阿瓦附近的但巴奴(Taungbalu),舉行供僧大會,屠宰牛羊,邀請阿瓦、實皆、邦芽的比丘來赴會。正當僧人在受食時,思洪發下令像馬車隊齊發,殺害在場應供的三千位比丘,也有記載是一千三百。當時,被殺死的有三百六十人,其余的人及時逃走,幸免一死。同時經典及塔寺也被燒毀。(《教史》記為比丘三千位。但五十嵐智昭譯《緬甸史》記為一千三百位,被殺三百六十位。又馮汝陵:《緬甸史話》說三百六十多位比丘中,有二十多位平日都以博學見稱。)這次的教難,時間雖短,也未延及阿瓦以外,但加深了緬族人對撣族大臣明吉耶曩(Minkyiyanaung)用計刺殺。(思洪發的暴行,無故殺人及迫害佛教,因此,明吉耶曩用計除之。而後眾人要擁他為王,他堅辭不就,個人至一山中佛寺終生陷居。)1555年,緬族人在南方東固(Toungoo)興起,消滅了阿瓦王朝。
  在這次教難中,妙法稱、大善稱、帝沙薩那他阇三位高僧,都逃至東固。不久妙法稱、大善勝兩位就圓寂了。帝沙薩那他阇後來到庇古。1551年,他到邦芽,見一位臥病中的僧領祗陀長老,長老就把接連團中的一切事務交托他負責,繼承他教誡弟子。帝沙薩那他阇屬際阿羅漢僧派,祗陀長老屬於大聖種僧派。1555年,阿瓦王朝被東國固攻滅,東固國王建了一座佛寺供養帝沙薩那阇,在他領導的僧團,座下有數百弟子,其中五位精通三藏。
  第二節 南方庇古王朝的佛教
  (公元1287∼1539)
  公元1287年,緬甸南方另一支撣族人勢力興起,領導人是華列魯(Wareru,公元1287∼1296),都城先在馬塔班,稱霸下緬甸。
  在蒲甘王朝滅亡之前,有一位在蒲甘出家的孟人舍利弗,他受戒於斯裡蘭卡的阿難陀派,被派至孟族地區弘法。他通達一切經論,教學很多比丘。華列魯生前,曾邀請僧人編纂一部《華列魯法典》(Wareru Dhammathat),奠定了緬甸最早的法學基礎。此法典是根據印度古老著名的《摩奴法典》編輯的,當時舍利弗就是主要編輯都之一。(泰文《東南亞佛教史》,《佛輪》月刊16卷7期。)《摩奴法典》在一千年前由印度教徒傳入緬甸。
  馬德班地方有兩位孟族比丘,他們曾去斯裡蘭卡留學,及在大寺受戒,在1353年頃回國。緬甸南方佛教,自阿奴律陀王攻滅直通後,佛教教學就漸凋落,幸先後有舍利弗及這兩位比丘的發揚,下緬甸的佛教又開始復興起來。後來一位慧行(Medhamkara)比丘著《世燈精要》(Lokadipakasara),是有關佛教世界觀的論著;另一位叫大耶舍著《迦旃延文法要略》(Kaccayana sara)及《迦旃延文法論》(Kaccayanabheda),這兩本著作,在斯裡蘭卡被變是緬甸巴利語文法的標准書。(山本達郎編:《東南亞細亞的宗教與政治》,第146頁。)
  1362年,頻耶宇王(Binnyau,1353∼1385)重修瑞德宮佛塔(仰光大金塔),由當時僅九米增至二十多米。塔內珍藏佛發八根,在蒲甘王朝時代,此塔也累有增修。(馮汝陵:《緬甸史話》,第78頁。)頻耶宇王統治時,初期國內平靜,佛教教學很盛,其後因戰爭不安,佛教教學受到阻礙。1369年遷都至庇古。
  1390年羅娑婆陀利王(Razadarit,1385∼1423)在位時,戰勝北方來侵的阿瓦軍。及平定內部各地叛亂,是庇古王朝盛時期。為了慶祝勝利和感念佛恩,建築了庇古著名的“瑞摩陶佛塔”(Shwemaw-daw),及其他多所佛寺,舉行七日法會,供僧千位,布施與身等量的黃金。曾反對他登位的叔父勞驃(Laubpya)被打敗後,獲得赦釋放,安住於瑞德宮佛塔一寺中,甚感滿足。(五十嵐智昭譯:《緬甸史》,第92-93頁。)
  南方庇古王朝佛教最興盛的時期,是自公元1453年以後,因為得到一位賢明女王們修浮(Shinsawbu,公元1453∼1572)熱心的護持。她原是庇古王羅娑陀利的公主,後因南方庇古與北方阿瓦連續戰爭四十多年,庇古戰敗,她也被擄去阿瓦。後來,阿瓦內部也動蕩不安,信修浮得到兩位孟族僧人的協助,暗中設計,在1430年逃出阿瓦,在僧人的庇蔭下,沿伊洛瓦底江南下,平安回到庇古。本來她有兄弟好幾人,但因父王死後,爭奪王位,互相殘殺,使得王位絕嗣,羅娑陀利的後裔僅存下信修浮公主,文武百官便立她為王。此時她已經六十歲,在位十九年當中,修明內政外交,國強民豐,正績卓著。這要歸功於協助她逃回國的兩們僧人之一的達磨悉提(Dhammazedi)還俗為相,並被選為女婿。(1.五十嵐智昭譯:《緬甸史》第92-93頁。2.馮汝陵:《緬甸史話》,第84-87頁。)
  後來,女王自覺年老,決意退位,由賢能的女婿達磨悉提繼承。女王退位後,便專心致力於佛教事業。她開始增修瑞德宮佛塔,用九十磅的黃金,塗刷塔頂;周圍建築五十毗高的露台,闊達九百,又護以石欄,安裝石磴,四周遍植棕櫚。在她病危之際,還要人把好抬近窗前,遠望著瑞德宮佛塔金頂,瞑目而逝,享年七十八歲。(《緬甸史話》,第84-87頁。)
  達磨悉提即位(1472∼1492)後除了積極從事國家建設,也非常注意佛教的發展,他曾遣使到印度佛陀伽耶,求取菩提樹及佛寺圖樣,作為庇古佛教建築的模型。由於們修浮女王在世時,曾擴建達諾佛塔(Danok),瑞德宮佛塔的領地被縮小若干,達磨悉提及他的王妃以四倍的奉獻贖回。他在庇古建築了瑞古佳(Shwekugyi)及恰旁(Kyaikpon)兩座佛塔。在瑞摩陶之西,開建一新城市,在城內營造王宮。民間也爭修功德,修建佛寺。在新舊二座城市中,佛教優美的佛塔伽藍櫛比皆是。(五十嵐智昭譯:《緬甸史》,第93-94頁。)
  達磨悉提對佛教最大的貢獻,是改革和統一了當時緬甸南方的佛教。因為緬甸自蒲甘王朝建立後,即有緬甸僧團和斯裡蘭卡系僧團的對立,不久斯裡蘭卡系僧團又分裂為三派,彼此互相對抗,這也波及到下緬甸。到公元十五世紀中葉,更由於民族之間的對立,上座部教團益形復雜。達磨悉提即位後,即如召集各派長老會議,計劃改革和統一佛教僧團。
  當時緬甸南方有六個佛教宗派:一是“柬埔寨派”(Kambujanikaya),引派與阿羅漢僧派有關,但找不出確實的證據,它究竟與柬埔寨佛教有什麼關系,無法查證;只因為此派有一座重要的佛寺接近柬埔寨,而且此派自認是從阿育王時派遣的佛教僧團傳承下來的。此外是為斯裡蘭卡系佛教的末支五派,其中前三派,是車波多的後裔弟子;後兩派是馬塔班兩位比丘自斯裡蘭卡歸國後成立的僧團,一稱“佛種”(Buddhavamsa),一稱“大主”(Mahasami)。(達磨悉提巴利原著:《莊嚴結界》,第14頁。)
  1475年,達磨悉提王選派二十二位上座比丘及其弟子亦二十二人,使臣兩位,分乘二船前往斯裡蘭卡,由目犍連及屍婆利兩位長老分別領導。抵達斯裡蘭卡後,四十四人都在大寺重受比丘戒。後於歸國航程中,遭遇海上風浪,其中一船沉沒,有十位比丘喪生。(《莊嚴結果界》中,記載派遣上座比丘二十二位,及其弟子亦二十二位,至斯裡卡大寺重受比丘戒時,共為四十四位。但五十嵐智昭譯《緬甸中》(94頁)記為二十二位。)
  遣派的僧團回國後,達磨悉提王首先即選擇適當之地,創設“結果”,定名為“迦梨耶尼結果”(Kalyanlsima),作為改革和淨化佛教的初步。僧人在結果範圍內舉行佛教各種儀式,如受戒、布薩、安居、自恣等,因為律制中規定,凡重要律儀的作法,一定要在一個結界內,如有一人不和合,則僧事不能成就。結界創立後,一切都依斯裡蘭卡大寺的制度,舉行如法如律傳戒的儀式。最初擔任得戒和尚的,是一位曾在斯裡蘭卡大寺受過比丘戒,戒腊已二十六年的須婆那蘇拔那(Suvannasobhana)上座。大約經過三年的時間,國內各舊派的比丘,都須重新受戒,統歸為一派。凡不合法比丘,都命令舍戒返俗。據《莊嚴結果》記載,當時全國境內,有上座比丘約八百位,青年比丘14,265位,又沙彌進受比丘戒者601位。僧團分致辭落住者及阿蘭若住者二類,但都和合為一派。緬甸南方庇古的佛教,經過達磨悉提王提倡改革後,以前三百年間各派的對抗,自此重歸統一,依律清淨和合在一個(上座部)僧團系統下,比丘們不再因地域和民族的差異而互相對抗,這是緬甸佛教中上的一件大事。(《迦梨耶尼》(Kalyani)意為“善”、“美”、“淨”之義。按斯蘭卡南部,有一川名“迦梨耶尼河”,過去大寺比丘曾以木筏或船在河流中結界,為人如法傳授比丘戒。南傳上座部一向以大寺為正統,達磨悉提王定名《迦梨耶尼(莊嚴)結界》,亦取其義。《莊嚴結界》亦可譯為《表淨結界》。)佛教改革的成功,達磨悉提王感到非常高興,在1476年,曾立《伽梨耶尼結界》碑銘記載此事 。碑銘共為十塊,高約八米,闊四米,厚十八寸,兩面刻文。兩塊為巴利文,八塊為孟文。此碑銘略有毀壞,現仍保存在緬甸庇古附近一佛寺中。此一碑銘也為緬甸早期佛教史上最珍貴重要的文獻。(《莊嚴結界》,第62-65頁。又此書前的泰文“序”,第2-6頁。)
  達磨悉提在位時,曾請覺音比丘將《華列魯法典》譯為緬甸文。覺音比丘也是曾經派往斯裡蘭卡僧團中的主要成員之一。達磨悉提王本人也是一位嚴明的法官,他著名的《達磨悉提判卷》,(《緬甸史》,第95頁。)至今猶存。
  緬甸南方庇古王朝,自公元1287年月1539年,前後經過二百五十二年,其中從公元1423∼1539年,可說是庇古王朝的黃金時代,在政治、文化、佛教、商業,都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。但後來緬族人東固王朝崛起,在公元1539年,攻陷了南方的庇古,華列魯王系遂告滅亡。

來頂一下
近回首頁
返回首頁
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用戶名: 密碼:
驗證碼:  
推薦資訊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普陀精舍
普陀精舍
相關文章
欄目更新
欄目熱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