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設為首頁 | 關於我們 | 聯絡我們 | RSS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馬佛學院校友會會訊 > 會訊內容

熏習淨化

時間:2016-04-23 19:34:24  來源:馬佛學院校友會  作者:繼程法師/文  點擊:

  前面談到修行層次上的一些問題,也談到如果要時時提升自我,必須要有一份誠心,深入自己的內心去剖析。我們的心造作種種的行為而形成種種的業因,再招感種種的果報,所以心是一切活動,甚至是一切現象顯現的主體。因此,心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,修行一定得住內心去深入探討。

親近善法,向內熏修

  雖然說修行並不是從外在的形式及因緣去做功夫,但是外在的因緣卻能夠產生一定的熏習和淨化的作用。比如當我們不曉得要應用什麼方法來修行時,就需要善知識在旁指導、說明我們,也須要閱讀一些經典來吸引正確的思想觀念。這種種的法界等流顯現為一種外在的因緣,讓我們能夠依其而產生一種熏習和淨化內心的作用。在止觀法門的修學裡,我們也看到了外在因緣、條件的重要性。幽靜的環境對修行有一定的說明,持戒也能夠產生一定的效果。這些戒條並不只是告訴我們不應該做某些事情,而是要我們在不造惡的同時,積極地去行持一切善法。
  世間一切的善行都能夠淨化我們的身心,世間的惡法則會障礙我們的修行。通過戒律的修學,我們能夠分辨善惡,從外在行為善惡的分辨到達內心的剖析。「心所法」分成「善心所法」及「惡心所法」,當我們的內心生起一個念頭時,就能夠分析它會衍生為怎樣的一種後果。如果一個行為的造作會傷害到別人的話,最後它必然也會傷害到自己,這就形成一種障礙了。
  惡心所法即指煩惱。在用功的過程中,當我們生起一些惡念時,如果能從佛書的指導中瞭解它是一種阻礙,是一種往下拉的力量,就設法去改進自己的行為,從行為的改進而產生一種熏習的作用。如果我們能夠常常行善,它就能夠和內心的善心所法相應,逐漸加強善心所法的力量;而一些惡法或者不好的行為,儘量不去做,甚至不讓惡念生起來,那麼惡心所法的作用就會慢慢地減弱。
  在初學的階段,我們固然需要從外在的因緣或者一些助緣中,懂得去分辨、去分析,然後作適當的抉擇及如法的行為,在這個過程中,最重要的還是對心的熏習與淨化的作用。心是一切造作的原動力。倘若我們的心淨化了,行為自然就會清淨。可是我們愈往內心去探討,愈會發現它捉摸不定。如果說心是我們自己的,但它又好像不聽我們的使喚;如果說它不是我們自己的,卻又知道自己在想東西。所以心非常抽象,也是最難捉摸。佛法就從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它,讓我們明瞭心的作用。我們在修學的過程中,是否曾覺察到這種情況呢?
  我們偶爾會發現自己的心力薄弱,那是因為我們捉摸不到自己的心;我們對心的作用、功能和性質沒有正確地瞭解,因此無法發揮它的功能和作用,所以我們的心沒有力量。在修學的過程中,這些情況都會出現。
  如果我們只是在外在的形式下功夫,比如初一、十五吃一餐素,偶爾往寺院跑,找法師喝喝茶、聊聊天,這樣當然不會發覺自己的心沒有力量,因為它也是隨著外境轉。認為自己在某個程度上已符合了外在的形式,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佛弟子了,這原是無可厚非的,但是如果已經學佛相當一段日子,仍然停留在很表面的層次,這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來講,即使是世間學問,也不是很理想的。

借事觀心,不斷淨化內心

  在修學過程中,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不斷地改進、不斷地增上。世間學問如此,學佛修行也不例外。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把一些缺點、一些煩惱消除,即使無法完全除去,也要讓它逐漸地減輕。如果真的能夠讓佛法深入內心,它就能夠發揮淨化的作用,我們就會逐漸感覺到內心的煩惱一層一層地脫落,也會有一種類似解脫自在的感覺。
 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生活中種種的問題,在面對的當下,我們依自己內心的境界去應對它,所作出的反應正好說明我們內心真正的境界。比如事情發生時,感到慌張失措,雖然學佛了,仍然不能真正用佛法來分析,也無法觀照自己的內心:為什麼這個煩惱會生起來?那表示自己還做得不夠好,還不能用觀想的方法來化解煩惱。
  我經常會提醒大家,修學佛法是一種解脫之學、解脫之道。學佛之後,心胸應該是愈來愈開闊。如果愈來愈苦惱,原本沒有學佛時還不覺得被綁住,學佛之後反而有了更多束縛,那就得檢討到底是佛法出問題,抑或是自己的學習心態不正確。在修行的過程中,我們不是用方法來綁住自己,而是要依這些方法來說明自己開拓更寬廣的視野與胸襟。
  佛陀在制戒時已經告訴我們,戒為別解脫戒,戒能夠讓我得到解脫。也許我們認為法律約束我們,實際上法律讓我們得到了更大的自由空間。法律是一種約束抑或解脫之道,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。如果我們不犯法,法律對我們而言就不是一種約束,只要不闖紅燈、不超速,交通警員就不會管我們;若我們不但開快車,還到處闖紅燈,當然交通警員就會開罰單了。戒律也是一樣,表面上看似在約束我們,其實卻是讓我們得到更多、更大的自在。戒律防範我們造惡業,因為惡業會障礙我們修行;如果我們不造惡業,當然我們走下去的路就寬闊了。
  修行的每個階段、每個法門,都是在說明我們開拓更平坦、寬闊的道路。這停路我們不知道要走多久,也許三十年,也許五十年,甚至窮盡這一生,可能還要繼續走下去,所以當然希望自己的路愈來愈平坦、開闢。即使我們不去想將來這麼遙遠的事,把重點放在現在,但我們是否能從佛法的熏習裡得到一種比較內在的受用呢?學佛之後,心胸是否放寬了?在面對種種問題時,是否能以更寬闊的胸襟去包容、以更理智的態度去應對,以更有智慧的方法去處理問題呢?
  有時候面對問題時,我們的確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處理。但是當靜下心來,仔細用佛法來分析,也許就能夠把原本壓抑在內心的那股壓力疏解開來。在分析的過程中,心理可以想:事情已經發生,一定是因緣具足了,我們不可能逃避它,只能面對它、接受它,然後慢慢地調整它。即使再大的事情,我們也有信心、有能力去處理。我們一生中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什麼?就是死!如果連死也能夠看透、坦然面對,那還有什麼事情是看不透、放不下的呢?
  雖然我們把重點放在內心的淨化上,但是也要讓外在的儀式行為產生一種內熏的作用。比如做早課時,是否能夠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,專注在課誦裡呢?大家一起拜懺時,是否能夠全然投入,讓自己的心與這個外在的儀式相應?我相信有很多人是排斥這些儀式的,他們也許認為:「我這樣的人不需要拜懺。」如果這麼想的話,它當然就不會發揮效果了。也許有一個人在拜懺時感動得痛哭流涕,下決定心從此要改過自新;他的心念一轉,所受到的熏習就會變得強多了。這種種外在的形式都有一定的功能,但看我們以什麼心態去看待它。
  同樣的,在守戒時,我們不要把戒律當作一種條文、一種形式。其實戒律是要防範我們造惡,幫助我們解脫。如果認為戒律是一種約束,表示心裡還想做壞事。比如,若你覺得交通規則是一種約束,就表示你還想闖紅燈。我們要訓練自己遇到紅燈時,不管有沒有人,也不管是深夜抑或清晨,都很自然地遵守交通規則。我們有責任去遵守該有的紀律,讓它能夠順暢地進行,大家才能共處在一個更和諧的環境裡。如此,我們不但能減少很多的煩惱和障礙,同時也能幫助別人減少煩惱和障礙。
  這些外在的行為能夠產生熏習的作用,但內心的淨化才是最重要的,所以我們一定要回到自己本身來。別人也許能夠在外在的行為上幫助我們,可是無法直接進入我們的內心提供幫助。即使佛陀有“他心通”,能夠知道我們起了惡念,他也沒有辦法把我們內心的惡法去除,能夠消除惡法的唯有我們自己。因此,我們一定要回歸到自己的內心去鍛鍊,讓心念能夠產生淨化的作用。
  一旦我們返觀自己的內心,就會發現這很不容易,因為我們的心靜不下來,所以不能有效地分析它。一定要通過一些方法去鍛鍊我們的心,先讓它得到某種程度的專注與穩定,再進一步去剖析它,讓它能夠發揮功能,達到淨化的效果。

修定為了煉心。煉心為了修慧

  我們可以通過禪定與智慧法門的修持,來鍛鍊我們的心。從文字或者是理論上的分析,我們先把心當作一個精神的個體來看待,再從不同的角度及層次去剖析它。佛法談到心識的問題時,一定是以哲學或心理學的角度去剖析。依哲學的角度看,修行必然是通往解脫道,修持一定趨向出世間法的。
  當我們往內心觀照時,會發現心的作用的確是這樣。我們內心有種種的煩惱,一旦某個念頭生起來,會發現它的確是一股驅動的力量、一個煩惱。經典、論典能夠周詳且細膩地剖析有情心識的作用,乃是因為結經造論的祖師大德們真正通過自己內修的功夫,把內心的種種情況一層一層地剖析;它們也可能是在修學過程中,從其他有情心識的活動及心理的狀態去瞭解、分析的。
  佛法談到修心時,會偏向於心識的一種分析,甚至偏向唯心觀,畢竟修行離不開調心、修心和鍛煉心。明白修行的重點在於修心,我們就先從「有」的角度去分析它,把它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,然後再往深一層去分析、理解,甚至看出它是本性空寂、因緣和合的一種作用。當然,這就牽涉到解脫道的修學了。
  不過在修行的過程裡,我們仍然要從「有」的角度出發。比如禪七開始用功時所用的數息法就是這樣,我們要有一個能數的念頭,這個能數(觀)的心是心識作用裡的一部分,還要一個所數的呼吸及用來數的數位,這就構成一個方法了。我們在數呼吸時,是緣著呼吸進出的一種觸覺,當覺察呼吸出去了,我們才數它。
  當我們開始專注數息時,可能會發現能數的念頭散亂而沒有力量,很容易被其他念頭拉走,這是因為我們的前五根習慣攀附於外在的五塵,然後把訊息傳入意識裡,產生一種熏習的作用。這個進出的作用非常快速,比如把眼睛一張開,我們對於所看到的東西,當下就會作出一種反應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,這個過程已經過好幾層的作用了,可是我們卻感覺非常快速,而且沒有間斷。
  人的心識有一種持續的作用,在每個剎那的持續過程裡,它非常快速地產生內外來回的運作,這就會觸動內心許許多多的心所法,有些心所法是比較強而明顯的。比如你看到一杯水很想喝,可是又想到這杯水是不是別人的。在這個過程裡,你可以覺察到想喝及不能喝兩個比較強而明顯的念頭,而這兩個念頭實際上是許許多多小的念頭組成的。
  我們前五根所緣的作用是當下的,當一個外塵與根相應時,在這個剎那,作用就生起來了。可是我們的意識作用可以緣過去、緣現在、緣未來,所以接觸了之後,意識就開始作思考、分析。比如有人罵你,你也許會一直把它記在腦海裡。也許那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,時間已經流轉了,當時罵你的因緣也已經離散了,可是你還把它留在意識裡一直熏習,這樣你就苦惱了。如果你經常喜歡攀附外塵,也很喜歡強烈的感官刺激,當然你的意識活動就愈趨強烈、粗糙。即使靜下來用功,你的意識層裡的作用卻還是活躍,使你無法專注,很快會被許多妄念拉走,不斷地緣過去、緣現在、緣未來。
  當我們開始調心時,會發現原來心並不是一個作用而已,而是一組一組的作用。假如我們時常往外攀緣,讓心活躍慣了,便無法馬上把它拉回來,所以要鍛煉它。我們用一個方法扣緊它,把一些我們不要的活躍性作用慢慢地清理掉。因此,我們仍然把心當作是一個個體,先提起一個能觀的作用,提起一個比較粗的念頭,專注在一個固定的外塵上。比如我們用功時,當眼根隔絕了外在的色塵,耳根的作用就比較強,我們可以依耳根去專注外在的聲塵。
  實際上我們可以依前五根來修行,因為前五根的作用包括在心識的作用裡,但是五根容易攀附於五塵而引發內心的種種煩惱、欲念。若依身根所觸的外塵來修行,我們可以隨時地用功,專注在呼吸進出的觸覺上,慢慢地讓心穩定。開始時,也許妄念會比正念、專注的念頭多,我們覺察了,但是不去分辨它;分辨和思考,會觸動我們內心貪與嗔的煩惱。如果覺察不到,則表示我們是處在愚癡、昏沉或是缺少警覺的狀態。我們必須不斷地讓念頭專注,不斷地清理一些妄念、雜念,也不斷讓自己的心安住在更深細的狀態。
  經過鍛煉的心能夠發揮無限的力量與作用,但這也只是整個修行過程的一個部分而已,不是修行最終的目標。我們只是依這個禪定法門,不斷地鍛煉我們的心,讓其力量凝聚起來,再依它來起觀想,一層一層地把它內心的煩惱斷除。只要最根本的貪、嗔、癡煩惱斷除了,一切問題就解決了。





來頂一下
近回首頁
返回首頁
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用戶名: 密碼:
驗證碼:  
推薦資訊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普陀精舍
普陀精舍
相關文章
欄目更新
欄目熱門